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有一味与众不同的药物——阿奇霉素,它具有抗菌谱广、对胃肠道刺激小、口服吸收快等特点。
最近几年,阿奇霉素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中非常火,成人、儿童都在用,似乎真的是“名如其人”,为神奇之药。
那么究竟它神奇在何处?在临床应用中有哪些特殊之处?除了神奇之处它还有哪些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
我们知道阿奇霉素在同类药品中是一种抗菌活性比较强的药物,那么为什么它的抗菌活性强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阿奇霉素的药物作用特点:
1、 阿奇霉素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是红霉素的2~8倍,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是大环内酯类中的最强者。
它是唯一的15圆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在体内的分布特点是 血药浓度较低,组织浓度高。
据研究,阿奇霉素的组织浓度较同期血药浓度高出10~100倍,炎症部位浓度比非炎症部位高达6倍以上。
在巨噬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内浓度很高,而正是前者能将阿奇红霉素转运至炎症部位,进而发挥抗菌活性并促进吞噬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调理吞噬作用。
2、阿奇霉素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为37%,给药量的50%以上以原形经胆道排出,给药后72小时内约4.5%以原形经尿排出。
单剂口服0.5g后,达峰时间为2.5~2.6小时,血药峰浓度为0.4~0.45 mg/L单剂给药后的血消除半衰期为35~48小时。
服用阿奇霉素3-5天后,乃至第12天时白细胞及吞噬细胞内仍能测到一定浓度,10天后血清内仍有0.3-0.6 μg/ L。
本品与同类药物及其他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相比,无论口服或静脉滴注半衰期均较长,所以该药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通俗地说就是停药后,该药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还能维持一段时间。
阿奇霉素的给药特点
1、口服给药:一日一次,吃3停4。
因进食可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故口服制剂应在 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
正因为阿奇霉素 半衰期长,具有 较强抗菌素后效应,所以阿奇霉素的口服给药特点也就与众不同。
短期服药:对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球奈瑟菌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1.0g;对一般感染,一日一次,一次0.25g,连服5日,患者依从性高。
温馨提示:阿奇霉素口服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中耳炎或社区获得性肺炎,通常口服剂量为10mg/kg,每日1次,连续用药3天;
阿奇霉素口服制剂也可用于2岁以上儿童咽炎或扁桃体炎,口服剂量12 mg/kg,每日1次,连续用药5天。
长期服药:因为阿奇霉素的半衰期长达60小时以上,连续服用会导致体内的阿奇霉素药量超标。
药物超标容易导致副作用发生的几率提高,因此对于有些是 需要较长时间服用的,建议采用 “吃3天停4天,再吃3天”的用法。
这样用药最大的好处是,既能保证药物疗效,又能减少服药量,从而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虽然从表面上看吃药3天后就不再吃了,但实际上在停药后,由于阿奇霉素的抗菌素后效应,阿奇霉素依然能在体内持续作用3~4天。
2、注射给药:高浓度高滴速,低浓度低滴速
注射给药首先用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制成100mg/ml溶液,再加入250ml或5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终配制成1-2mg/ml的静脉滴注液。
临床上为了减少静脉炎、胃肠道反应及避免急性肺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注射给药时主张 高浓度高滴速,低浓度低滴速。
静脉滴注时每500mg本药静脉滴注时间不宜少于60分钟,药液浓度为1mg/ml时滴注时间应为3小时,浓度为2mg/ml时滴注时间应为1小时,滴注液浓度不得高于2mg/ml。
阿奇霉素配伍禁忌
临床使用阿奇霉素的时候,除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用药,还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使用阿奇霉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所有大环内酯类药物,均有QT间期延长、心室颤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不良反应。
特别是当患者处于促心律失常状态,例如未纠正的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时,不能使用。
而复方甘草片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在体内水解成甘草次酸,具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引起钾的流失。
临床中可能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低血钾,所以阿奇霉素和复方甘草片,二者合用,易引起心律失常,不主张同时使用。
必须合用时当应注意观察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适当补充钾剂,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2、阿奇霉素和辛伐他汀二者合用,易引起肝坏死。
文章来源:《北方药学》 网址: http://www.bfyxzz.cn/zonghexinwen/2020/0824/436.html
上一篇:哪些药物可能导致便秘?知道这些方法就可以缓
下一篇:岩藻多糖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