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瘟疫,中医又称为疫疠、时行、天行时疫。是一些强烈的致病性物质如病毒、细菌等引起的容易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在中医理论中温病指所有具有温热性质外感疾病的总称[1],瘟疫属于温病的范畴,与普通温病的区别在于,传染性强、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易于流行。早在《周礼·天官·冢宰》已有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2]可见,瘟疫的发生,自古已有,而且常因“非时之气“,即当时气候与节气正常表现不符而发生。在与瘟疫长期抗争的历史进程中,中医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在疫病的防控、诊治以及愈后调养中均能发挥作用。
通过《中华医典》[3]以“瘟疫”、“温疫”、”疫疠“、“天行时疫“、”疫病“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及筛选,得到1012 条相关内容,对文献内容进行阅读分类和归纳分析,从瘟疫的防控、治疗和病后调理等方面进行提取和总结,以期从古文献汲取防疫治疫的经验智慧。
1 瘟疫的防控
1.1 重视人体正气
天有疫气,人有正气。疫气是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4],人体正气的强弱影响个体感染与否、染病后潜伏长短发病快慢、病情轻重和预后。《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指出了瘟疫的传染性、症状相似性的特点,也强调了防控中人体自身免疫力。“天牝从来,复得其 往,气出于脑,即不干邪” 天牝即鼻,认为疫病经口鼻传播[5],应守住鼻窍。明朝医家吴又可所著《温疫论》是论述温疫的专著,“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而不胜正,未能顿发”,“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可见不同人感染疫病,感邪深浅不同,深则发病快,浅则发病迟;个体正气不同,正气稍弱即易为邪所侵。古代医家提倡“养内避外”[6],宜固护自身正气,也应远避疫邪、注重防护。
1.2 关注时气异常
中医理论强调天人合一,关注天地间自然之气对人体和疾病的影响。瘟疫这种同一时期、相近地区爆发的疾病,与节令气候关系尤为密切。历代中医理论都认为,当年气候变化不符合正常节气规律是瘟疫产生及流行的重要因素。《诸病源候论》所载:“从春分以后,秋分节前,天有暴寒,皆为时行寒疫也。寒疫初病,寒热无汗,面赤头痛项强,盖得之毛窍开,而寒气闭之也,与伤寒异处,惟传染耳。其证多见于金水之年,是金水不能敛藏,人物应之而为寒疫也。”中医五运六气根据五行之气的太过与不及预测流行疾病的发生,也有记载根据节令和干支日服用药物以预防瘟疫,如《圣济总录·辟温疫令不相传染》中“芜青一味捣取汁,立春后遇庚子日,阖家大小,各温服一二盏”都是传统运气思想的应用。《素问·本能病》中“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是前人对疫情发生与时气异常之间关系的观察。因此,要研究疫病流行的时空规律[7],当季节气候与以往正常表现不符时,应考虑瘟疫发生的可能,做到有备无患。
1.3 避免滥食禽畜
古时已发现,一些疫疠的发生与动物相关。《山海经·西山经》载:“英山有鸟,名曰肥遗,食之已疠。”《说文解字》中释“疠,恶疾也”,疠也称恶创,即指疫病。这是已见的最早关于食用禽类发生疫病的记录。《调疾饮食辩·鲤鱼·鲥鱼》中记载:“鲥鱼 能发痼疾,动疳虫,又能生疫病。蜀人呼为瘟鱼。《说铃》曰:多出鲥鱼之岁,必有瘟疫。非虚语也。”这是食用鱼类也可能生瘟疫的记录。《诸病源候论》中“六畜者,谓牛马猪羊鸡狗也。凡此等肉,本无毒,不害人,其自死,及着疫死者,皆有毒。中此毒者。亦令人心烦闷。而吐利无度。”可见家畜可能染疫,即使不传及人类,食其肉也可使人致病。所以,避免滥食各种动物,也是预防瘟疫发生的因素。
1.4 外用防疫措施
在医古籍中,有大量中医防疫的中药外用措施方法,如《千金备急药方》有太乙流金散、雄黄散、虎头杀鬼丸、赤散等焚烧或携带防疫。《本草纲目》中白茅香、茅香、兰草并煎汤浴,辟疫气;艾纳香、兜纳香、蜘蛛香、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苏合香、安息香、詹糖香、樟脑、返魂香、兜木香、皂荚、古厕木并烧之,辟疫;钓樟叶置门上防疫。《医方简义·瘟疫正治诸方》中辟瘟丹于香炉中焚烧防疫。《圣济总录》中流金散方盛于小袋中随身携带或挂于门户防疫;雌黄丸方户前焚烧及携带防疫;涂敷方以水调涂五心,及额上鼻中耳门能避瘟疫。《本草类要》中“天行疫疠,常以东行桃枝煎熬汤浴之,佳”。《肘后备急方》中“辟禳瘟疫 正月上寅日,捣女青末,三角丝囊盛,系帐中大吉” ,《别录》中认为女青末即雀瓢。《寿域神方》中“疫病初发 但觉头痛,即以水调芥菜子末填脐,以热物隔布一层熨之。即汗出而愈”。《种福堂方》中“大头瘟 用马蓝头一把,捣汁,将鹅毛搽上, 一日五六次,热气顿出”。《医镜》中“虾蟆瘟,遍身如虾蟆皮,属风热。用侧柏叶自然汁,调蚯蚓粪敷之。或丁香、尖南星,醋磨敷”。《延寿书》清凉救苦散外敷治天行时疫。《端素斋验方》中辟瘟仙丹炉中焚烧能避瘟疫。古籍中留存的大量外用防疫方法,可供今人借鉴并探求其未明机理。
文章来源:《北方药学》 网址: http://www.bfyxzz.cn/qikandaodu/2021/0105/530.html